![]() 土十条中的第一条,即为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目前的思路,不将污染物取出来,而是实现土壤的安全利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土壤的底数情况不是太清楚。 从中可以看出,这和此前大气、水治理的思路不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战峰分析,土壤修复的责任明确,会让被污染土地的使用者、购买者、金融机构等相关方主动关注污染问题。对于污染地块,区分不同用途,不简单禁用,根据污染程度,建立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在此情况下,结合国力、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考量,不可能在此阶段花巨大代价做完全的治理修复,主要以风险管控为主。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了一份全国土壤污染家底,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业内人士对土壤的修复和治理并不乐观。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1+6+7方案出台背景当前我省大气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出现了三个持续的局面:环境监测污染指数持续上升,污染浓度在全国排位持续靠前,不少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任务,还是民生工程。其中1是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这是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终期考核仅考核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我省从2001年起,在淮河流域重点排污单位和其他流域造纸、化工企业开始实施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 亮点:实行基础扣奖标准与递增递减扣奖标准相结合方式。3.网格监管制度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明确各级网格体系与网格职责,建立网格监管运行机制,实行网格考核评价,切实形成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共同监管、片区责任到人、工作任务具体、信息反馈流畅、奖惩渠道明晰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体系。 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什么?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的考核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个方面。同时,也是对污染源从粗放式管理逐步过渡到精细化管理、从定性管理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管理、从静态管理过渡到动态管理的需要。与上年相比,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度平均值不降反升的市县,每项考核因子每超过1微克每年扣款40万元。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监督管理、督导检查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占70%。 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依法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允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总量,以及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和环境管理要求,许可量用不完或者不够了,还可以进行排污权交易。本次会议对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役进行全面部署,以1+6+7方案为行动蓝本,聚焦扬尘、工业大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黄标车和老旧车、秸秆焚烧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七大领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在省主要媒体上通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目标完成情况排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执法监管、严格奖惩问责、注重宣传引导。 1+6+7方案有哪些?动员会议上印发了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及4个有关配套文件,以及7个专项攻坚方案,加上此前已经发布的两个文件,由此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形成了1+6+7制度体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煤炭控制管理、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等10项工作。 相关省直部门的考核指标,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侧重日常监督管理的成效和实绩,包括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完善机制、制订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监督管理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③4解读6项保障制度1+6+7中的6,是6项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性制度,具体为党政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网格监管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 7是7个领域的专项攻坚方案。在考核评分方面,主要分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年度考核依据各地各相关部门的自查报告,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治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档计分,同时将定期核查和日常督查结果一并作为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评分采用百分制。这一系列文件成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行动蓝本。6.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制度,明确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和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考核指标、计分方法及结果运用,切实强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责任落实。同时,我省面临着建筑工地多、工业结构重、燃煤比重大、汽车保有量增长快、区域降水少等客观因素限制,发展理念落后、增长方式粗放、治理能力不足、公众参与不够、依法追究不严、责任落实不力等主观因素制约。会议提出,要提高认识,坚定目标,站在大气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大气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的认识高度,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比例。5.生态补偿制度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约束性要求,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金的扣缴办法、奖励办法、考核依据和实施程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调动各地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用经济手段促进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指示要求坚决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2.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我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围绕落实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追责对象和范围、追责情形、程序以及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督促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 这些都为我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2013年9月,省人大颁布的《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明确了排污许可的范围、分级管理、申领条件、有效期等。 当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季度浓度平均值超过(或低于)年度环保责任目标值时,每项考核因子每超过(或低于)1微克则扣缴(或奖励)生态补偿金20万元,每递增(或降低)1微克则扣缴(或奖励)生态补偿金增加1万元环境资产和环境价值越来越大比例地进入资本对价的范围,过去很多环境基础设施还停留在资产阶段,没有进入到投融资体系,现在则被资本识别,成为资本的对价工具。与资本共舞仍存障碍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有了商道,环境企业就不再是代工厂,才有了进一步生长的可能。 而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需要稳定的交流,需要企业在信息对称之下持续获利,构建商业模式。用户无法区分项目和服务的优劣,设施表象和价格成为核心标识。 傅涛直言,环保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行业,三四十年的国策也未能带动行业快速发展。我认为环境产业的产品时代,意味着环境服务需要形成一致性的品质和一致性的服务,要有统一的标识,便于用户识别优劣。 如何面对资本,如何利用资本,大部分环保企业其实并没有学好这一课。环保产业的需求原点是政府的环境责任,但由于财权实权的不对等,导致政府缺乏做环保的信心。 在产业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金融模式与技术思维、技术语言等无法对接。早期的基础建设时代都是以项目为中心,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需要识别设施、服务、水平。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环保政策的出台力度是空前的,带来的环保需求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规模已达4.5万亿元,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产业发展一直以正向制造为主导,而在环境逆向循环、逆向制造领域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 没有持续盈利的商道,就没有真正的环境产业,也不能真正和资本市场对接。在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真圣看来,资本也并未完全读懂环保行业,金融资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感觉没有抓手。 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更愿意找到一个稳定、长期、可靠的标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家资本和社会产业资本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仍有差距。 环保不是政府的自说自话长期以来,环境产业都是伪产业,我们的甲方,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从性价比的角度认真地对待环保。过去二十年,环境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部分领域尤其是垃圾焚烧、市政污水、城市供水已经或正在进入供大于求的低价竞争阶段。 |
2025-04-05 21:15
2025-04-05 21:03
2025-04-05 21:00
2025-04-05 20:50
2025-04-05 20:49
2025-04-05 20:49
2025-04-05 20:47
2025-04-05 20:41
2025-04-05 20:35
2025-04-05 20:34
2025-04-05 20:33
2025-04-05 20:13
2025-04-05 20:11
2025-04-05 20:01
2025-04-05 20:01
2025-04-05 19:51
2025-04-05 19:46
2025-04-05 19:41
2025-04-05 19:37
2025-04-05 19:35
2025-04-05 19:32
2025-04-05 19:31
2025-04-05 19:23
2025-04-05 19:22
2025-04-05 19:18
2025-04-05 19:13
2025-04-05 19:00
2025-04-05 18:46
2025-04-05 18:39
2025-04-05 18:33
友情链接: